10 这个数字寄托了中国⼈对圆满的愿望,也有着承前启后的意义。纵观VICTOR球拍历史,⽤数字 10 命名球拍仅有BRS-10 和JS-10,不知是巧合还是命运,两支球拍都承载了当时VICTOR的未来,先有BRS-10 开疆拓土,后有JS-10 ⾼歌猛进。如今DX-10METALLIC 的上市⼜将铸就新⼀轮VICTOR对 10 的定义。
涂装设计
涂装延续了驭系列的低调,漆⽔是久违的深蓝⾊⾦属亮⾯漆⽔,呼应产品后缀METALLIC。黛蓝主题搭配橙⾊线条,加以紫⾊块⾯点缀。拍框的橙⾊线条再次呼应产品后缀METALLIC, 拍框的五点和七点位置为字⺟META,两点和⼗点⽅向为字⺟LLIC。不过并未看懂中管上的橙⾊线条含义。
此次DX-10METALLIC 的卖点航空合金中管,在锥盖上部分未作涂装,可以直观的看到合金中管成螺旋状。
球拍设计
球拍规格3U G5
空拍:86g
⼿柄⻓度:约210mm
平衡点:空拍时平衡点约 300mm
中管弹性:偏硬
拍框⾯积:较⼤,与DX 9X 拍框面积相当
拍线:自己拉的VBS-66N, 27-29
⼿胶:GR 233
去底上⼿胶上线后重量约95g,平衡点约310mm。
透明锥盖+悬浮⼿柄依然是VICTOR旗舰产品的标配,通过透明底盖能看到悬浮结构,并且对比早期的悬浮⼿柄,肉眼可⻅对其进⾏了优化。
框型和中管的优化很容易联想到BRS-10 的菱形破⻛拍框,JS-10 融合流体破风拍框和菱形破⻛拍框,DX-10METALLIC 延续驭DX-9X 复合螺旋拍框,中管为百洛碳素纤维和合金碳纤维的融合。
打感体验
3U G5 的扎实打感,除了来自复合拍框,更多是来自合金碳纤维中管与悬浮⼿柄的相辅相成。中管上的手感指标标注的是偏硬,实际打感是基本与之保持一致的硬弹,在实战中能感受到中管与手柄的形变。
⾼远球:偏硬弹的中管配合正⼿鞭打⾼远是很舒畅的,平⾼的反馈更顺畅。
吊球:个⼈喜欢包切球头,球拍的⼀致性在包切的情况下类似加强版的BRS-10。
杀球:杀球清脆,中管的反馈直接,切菜般⼑起⼑落的快感。
平抽:合金碳纤维中管+悬浮⼿柄,带来平抽挡出球的速度和威力,稳定可靠。
防守:优秀的正反⼿区域的被动摆脱能力。最惊艳我的,在需要非常被动下的极限救球(或者想秀操作) 时,比如背飞和胯下,能感觉到中管带动⼿柄前端的形变,小范围形变带来的快速回弹。
长江后浪推前浪
VICTOR久负盛名的尖峰MX-80 与DX-10METALLIC 的相似点是偏硬的中管与头重感,合金碳纤维中管硬弹的反馈少了MX-80 的木讷,被动摆脱更胜一筹,几乎没有MX-80 反手的粘球感。
上一支螺旋复合拍框设计的旗舰球拍,还是三年前的DX-9X,DX-10METALLIC 在DX-9X 的基础上不仅升级中管,同时优化了悬浮⼿柄,上⼿难度也有增加。就拿 3U规格来说,DX-10METALLIC 头重感要比 DX-9X 明显,出球在 DX-9X 的灵动上增添了稳重。击球时,合金碳纤维中管形变集中在中管到手柄那⼀部分。
合金碳纤维中管的运用,带来更小形变、更快回弹,像是给 3U BRS-10 ⽼玩家的礼物,打感调校⼀脉相承,完全可以无缝衔接DX-10METALLIC。此外,DX-10METALLIC拍框稳定,有助于中前场表现,同时其头重感也弥补了BRS-10后场重杀的缺失。说回JS-10,⼤拍框的DX-10METALLIC 在提升容错率的同时,百洛碳素纤维和合金碳纤维融合形成的合金碳纤维中管,最能感觉到提升了被动反⼿摆脱的流畅。球拍的⼀致性提升了⽹前的稳定,抹抓推的稳定是前所未有的。
打感总结
合金碳纤维中管加上悬浮⼿柄,搭配螺旋拍框,1+1+1>3 的整体打感。DX-10METALLIC 有突击,有被动摆脱,性能全⾯。前⽂提到BRS-10 和JS-10 对VICTOR的市场开拓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我认为DX-10METALLIC 也将会是VICTOR承前启后的⼀支球拍。
总 结
作为驭系列的迭代产品,在延续了系列设计语⾔的同时,增加合金碳纤维中管的运⽤,打感的优化,相信DX-10METALLIC 不会辜负 10 这个数字。从⼿柄到中管,期待VICTOR球拍更多的新奇科技!
本文转载自中羽在线燕麦语海《[评测体验] 庐山烟雨浙江潮!VICTOR 驭10M长文分享》,以上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产品的描述及对比用词与我司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