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羽球比赛中的「鹰眼」(下)

    BWF最后采用的IRS系统是由今年起负责转播制作的美国IMG公司提供,结合八部高速摄影机及两台显示用计算机。当选手挑战线审判决时,主审就举手向场边的裁判长示意,由裁判长或副裁判长检视刚才球落地的慢镜头回放来确认球的落点。
 
IRS系统 (图片来源: Badmintonphoto)
 
    若线审的判定正确,裁判长就竖起大拇指向主审示意;若选手挑战成功,则将大拇指向下。但是判定过程的慢镜头回放画面并不会在现场的大屏幕上播放,只有裁判长们能观看,这可能是考虑各国的比赛场地设备不同。
 
    经过去年12月的吉隆坡超级系列总决赛及1月的韩国及马来西亚公开赛,比赛播报员指出裁判长的手势容易让人混淆,或许这样的手势在不同的文化里有不同的意涵,因为选手挑战不限定落在自己场地的球,也可能挑战落在对手场地的球,所以在2014全英公开赛时,改由另一位人员举出 IN 或 OUT的大牌子,让现场的主审、选手及观众都能一目了然。
 
提出「挑战」之场地与其对应的判决结果
 
    所谓的挑战权,是指在每场比赛中,两队选手都各有2次「挑战失败」的权利。所以选手应该要审慎的使用挑战权,而不是只要认为线审可能有误,就立刻使用喊出:「挑战!」。
    在今年3月的全英公开赛中,身为去年世锦赛女单冠军的泰国选手衣瑟侬在开赛不久就动用桃战权。资深播报员Gillian Clark就评论说,她毕竟年纪轻,在比赛前半段应该避免动用挑战权,应该保留在比赛关键时刻动用,甚至可以作为争取休息时间的手段。
 
    虽然羽球比赛已经有类鹰眼的辅助判工具,但是由于成本不低,只有在像超级系列赛级以上的比赛中,有电视转播的场地才会架设IRS系统。所以在今年新增转播的黄金大奖赛(Grand Prix Gold)准决赛及决赛都无法用挑战权,而平常的比赛更不可能,所以大家请不要在私下比赛时也要求挑战(challenge)线审呀!

                                                           文/麦经理 Mackinglis

扫一扫,关注VICTOR官方微信号